服務有溫度 平潭“雙減”見實效
2022-09-27 09:51:00 來源:平潭網(wǎng) 作者:馮榮/文 陳瀾清/攝如何讓“減負”有溫度、有效果?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實驗區(qū)多所中小學發(fā)現(xiàn),2022年秋季新學期,各學校在課后服務上下足了功夫:配備“午休神器”,讓學生為下午的課程養(yǎng)精蓄銳;多樣化的晚托服務,讓學生興趣、學科兩手抓;學科老師和學科代表輔導學生文化課,為學生的作業(yè)和課業(yè)答疑解惑……多樣化的課后服務讓學生和家長連連點贊。
菜單式服務
多樣選擇“更貼心”
21日中午,在平潭一中北街校區(qū),送餐人員、老師們正為各班學生發(fā)放午餐。打開餐盒蓋,孩子們開始津津有味地享用午餐。當天的午餐有米飯、雞排、豬蹄、青菜和紫菜湯,餐盒開蓋后,飯菜還冒著熱氣……
“今天的午餐營養(yǎng)搭配均衡,味道也不錯?!逼吣昙墝W生王洋說,在學校參與午托,不僅有美味的飯菜,午餐后還有課業(yè)輔導,父母也不用為接送孩子而煩惱。
除了提供放心的午餐服務以外,學校還為同學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渠道。據(jù)平潭一中北街校區(qū)教務處副主任、七年級段長李昌華介紹,在新學期里,他們根據(jù)此前的課后服務經(jīng)驗進行了改進。在統(tǒng)籌安排輔導老師、實行交叉輪流輔導的基礎上,特邀樂于助人、學科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學科代表,充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同學答疑解惑。此外,由于北街校區(qū)的教室數(shù)量有限,無法提供更多空間來區(qū)分休息教室和作業(yè)教室,于是在班級采取相對應的“動靜分離”的方式,保證學生都有休息和作業(yè)的空間。
同時,學校因地制宜,推行課后服務“2+N”模式,在作業(yè)輔導和體育鍛煉兩項基本服務的基礎上,突出“創(chuàng)新、實踐”校本課程特色,按照興趣“走班選課”的形式,僅北街校區(qū)七年級就開設了《民間藝術傳承》《電腦制作》等18門校本課程,供學生們選擇。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課程,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堅實平臺。
“今年,北街校區(qū)午托近390人,晚托近2000多人,達到全校的98%,可見課后服務受歡迎程度。”李昌華說,雖然老師們都很辛苦,但看到能為學生和家長們“減負”,孩子們有更多空余時間去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他們也樂此不疲。
標配新桌椅
學生午休“更舒適”
“這是我們老師教的一種‘魔法’,可以把桌椅變成小床?!?月21日中午,在平潭城北小學二年(2)班,學生們從座椅下面的小籃子里拿出靠枕,再熟練地拿出座椅下方的靠腳板,拉起座椅右側的扶手,最后將座椅靠背緩緩放平,不一會兒,一張小床誕生了。有了這個“午休神器”,學生們戴上眼罩、蓋上小被子,很快進入甜美夢鄉(xiāng)?!皩W生們中午睡得香,所以下午上課時,大家學習勁頭可足了?!敝蛋嗬蠋熣f。
“高年級哥哥姐姐們都很羨慕我們有可折疊桌椅。”三年(1)班學生吳詩怡說,以前睡覺只能趴在桌子上睡,睡一會兒胳膊就發(fā)麻,有時也睡不好。現(xiàn)在有了可折疊桌椅,每天都能在學校睡個飽飽的午覺。
據(jù)平潭城北小學校長林恩雄介紹,開展課后服務以來,他們就關注到孩子們的午休問題。為此,學校召開了多場會議商討解決方法,最終決定為學生們購買這款新型桌椅,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學生餐后午睡難題。
據(jù)悉,由于四至六年級教室面積較小,新型桌椅展開后需要的空間較大,學校目前先為一至三年級的15個班級采購了新型桌椅。等搬到新校區(qū)后,將為參加課后服務的所有學生采購新型桌椅?!澳壳埃覀円阎衷诿總€教室配備躺椅,讓課后服務值班老師也能午休。同時,計劃在國慶期間為15個班級安裝遮光窗簾,為學生們營造更好的午休環(huán)境?!绷侄餍壅f。
家長林女士說:“學校引進了可折疊桌椅,孩子們午休更舒適,下午上課精力更飽滿,我們更加放心了?!?/p>
非遺進校園
傳承文化“有深度”
“在畫好圖案的不干膠模版上,將喜歡的顏色的沙子輕撒在上面……”20日下午,在平潭澳前中心小學的課后服務特色班上,平潭沙畫班30名學生正聚精會神地聽平潭沙雕畫第四代傳承人林福平講授熊貓平潭沙畫技巧,這也是平潭澳前中心小學在新學期新增的平潭沙畫特長班。
“希望通過課后服務課程,讓更多學生了解平潭非遺沙畫,將平潭沙畫藝術傳承下去?!绷指F秸f,學生們學習都很認真,等他們基本功練習一年后,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進行創(chuàng)作。
撒沙、涂膠……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熊貓平潭沙畫在孩子們的手下躍然成形,也讓他們欣喜不已?!皼]想到新學期課后服務會開設平潭沙畫課程,很有趣,看到自己的作品很有成就感?!彼哪辏?)班的學生李晨姿說。
據(jù)悉,自實驗區(qū)“雙減”工作開展以來,為滿足學生的多元需求,澳前中心小學根據(jù)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實際,安排了午托和晚托,并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課程。在90分鐘的晚托中,每周一、周三提供作業(yè)輔導服務,每周二、周四則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特長,共開設了包含體育類、藝術類、綜合類、科技類在內的23個特長班,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擇。這學期,學校還新增了數(shù)獨、思維、平潭沙畫3個特長班。
據(jù)澳前中心小學教務處副主任林碧花介紹,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從2017年起,學校就開設了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2021年,結合落實“雙減”政策,學校通過“4+”模式開展課后服務,將學生喜歡的社團活動引入到晚托“特長培養(yǎng)”中,吸引了1700名學生參與?!敖酉聛?,我們會將課后服務開展得更加豐富多彩,讓更多的學生從小了解‘非遺’、學習‘非遺’、傳承和保護‘非遺’?!绷直袒ㄕf。
記者手記
課后服務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
2022年上半年,實驗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參與課后服務近27000人,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全覆蓋。服務時間達標的學校占比100%,教師參與率100%……日前,記者從實驗區(qū)社會事業(yè)局了解到,課后服務從去年開展后,便深受平潭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2021年,作為“雙減”政策配套措施,實驗區(qū)社會事業(yè)局在全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鋪開課后服務,著力破解義務教育階段學?!胺艑W早、接送難、無人管”等問題,也為素質教育打開一扇“窗”。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平潭各中小學的積極探索和大膽實踐,為豐富和完善課后服務形態(tài)提供了生動、鮮活的實踐樣本。同時,各學校在原有基礎上,做了許多暖心的改變:讓學生午休告別“趴睡”、引入平潭非遺文化、選派優(yōu)秀學生充當“小老師”……這些暖心的改變,也讓課后服務有了溫度。
除了暖心改變外,記者認為,課后服務可根據(jù)時下熱點,結合勞動教育、幼小銜接等方面,來發(fā)展更多新的課程,將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體會更多的學習樂趣。相信通過各方努力,課后服務將開展得越來越好,讓更多學生、家長受益。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