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在线播放,国产原创精品视频一二三区,欧美日韩动漫手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线路一入口

<s id="9prwq"></s>
<s id="9prwq"><abbr id="9prwq"></abbr></s>
    <ol id="9prwq"><nobr id="9prwq"><kbd id="9prwq"></kbd></nobr></ol>
  1. <sup id="9prwq"></sup>

    追夢逐夢 不負韶華——聚焦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

    2024-06-15 09:56:52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追夢逐夢 不負韶華——聚焦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

    福建省海鯊棒球隊里8位來自臺灣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分享他們的兩岸故事,并演唱歌曲。本報記者 施辰靜 攝

    六月的鷺島萬木蔥蘢、沙鷗翔集,兩岸青年又一次歡聚,共赴第二十二屆海峽青年論壇之約。在這次來的臺灣青年中,既有社區(qū)營造師,也有法律、金融人才;既有田間地頭的農業(yè)專家,也有萬米高空中的美麗空姐;既有大陸首支兩岸聯(lián)合組隊的棒球隊隊員,也有懷揣夢想的在校大學生……雖然來自不同領域,但他們都渴望在這里暢敘友情、碰撞觀點、共話未來。

    敢做“吃螃蟹”的探路者

    “從飛機上俯瞰大陸,就感覺地大物博、山川秀美,這不僅讓我向往,更堅定了我當初的選擇。”在大陸已經工作7年的陳于萱,是廈門航空招收的首批臺灣乘務員之一,2022年,更升任廈航乘務長。這位容貌清秀、溫柔甜美的臺灣姑娘,在大陸收獲了“破繭成蝶”的成長。

    7年前,陳于萱剛剛從大學畢業(yè),便適逢廈門航空首次到臺灣招收乘務員,于是第一時間報了名,成為“吃螃蟹”的人。當時,身邊的親友都擔心她不能適應福建的生活。

    “事實上,廈門不論是語言、飲食,還是氣候環(huán)境,都與臺灣非常相似。最關鍵的是,這里的民眾對臺胞非常友善、熱情,讓我一下子就有了家的感覺?!痹陉愑谳婵磥恚箨憦V袤的天地開闊了她的視野,廈門航空提供的發(fā)展平臺給予了她不斷提升自我的機會?!八?,只有跳出舒適圈,到大陸走走看看,才會知道這里的天地有多寬廣?!标愑谳嫦蚺_青們呼吁道。

    無獨有偶。臺灣姑娘吳若瑀同樣是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3月27日,吳若瑀在平潭參加了拖拉機駕駛證科目一考試,她也是首位在大陸參加拖拉機駕駛證考試的臺胞。

    “大陸的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前景廣闊,我希望在這里施展才干,實現(xiàn)抱負?!?017年,一直在臺灣島內從事農業(yè)產業(yè)研究的吳若瑀跨海來到平潭,為平潭的農業(yè)企業(yè)提供技術服務與指導。談及考證的原因,吳若瑀表示,希望成為“持證上崗”的農機手,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農民在田間作業(yè)的感受,從而讓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轉化為可落地的操作模式。

    在吳若瑀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能發(fā)揮所學,用科技賦能現(xiàn)代農業(yè),而平潭給了她這樣的舞臺和空間?!捌教妒莾砂豆餐覉@,這里有好政策,有許多快速發(fā)展的村莊,還有信任和支持我的鄉(xiāng)親。”吳若瑀說。

    愿做臺青登陸的“擺渡人”

    跨海而來的臺青們在各自崗位發(fā)光發(fā)熱的同時,也開始以“擺渡人”的角色,為更多的臺青提供服務。

    “我就是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這里確實像我介紹的那樣,市場大、機會多!”來廈門之前,楊于萱是臺灣聯(lián)合大學的一名老師。在臺灣時,她邊教書邊做社區(qū)規(guī)劃,每年寒暑假還會帶著學生來廈門交流。每當她建議學生畢業(yè)后可以嘗試到大陸發(fā)展時,總會有學生問她:“老師,你自己怎么不去?”

    正因為這樣,楊于萱毅然決定登“鷺”發(fā)展,積極參與社區(qū)營造及鄉(xiāng)村振興工作。一晃五年多時間過去了,楊于萱借鑒臺灣的社區(qū)營造理念,深入村居開展調研,發(fā)掘和保護鄉(xiāng)村的文化與稟賦,也吸引了許多臺灣青年一起投身大陸的社區(qū)及鄉(xiāng)村建設。

    如今,在廈門,楊于萱不僅組建了自己的團隊,還將丈夫和兒子也接了過來。她用實際行動告訴臺灣朋友:“無論是單身青年,還是有家有室,都適合到廈門來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因為這里不僅有許多好政策、廣闊的市場,還有可以攜手打拼、共創(chuàng)未來的好伙伴。”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庇眠@句話形容臺灣姑娘賴彥君再合適不過,她是一個“斜杠青年”:身兼大學教師、律師、調解員、公益普法志愿者等多重身份。她發(fā)揮所長,免費為在大陸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求學的臺胞提供法律咨詢、公益普法等服務,并協(xié)助臺胞處理婚姻、勞動、合同等糾紛。

    “在我之前,有很多臺灣前輩在兩岸交流中發(fā)光發(fā)熱、貢獻力量。如今,這個接力棒交到了我手中,我將努力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再交棒給下一個年輕朋友。”賴彥君說,這場接力跑,兩岸青年從未停下腳步,會一起在新征程上,奮力跑出最好的成績。

    樂做兩岸融合發(fā)展的實踐者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隨著福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閩臺各領域交流與合作亮點頻出,也吸引更多臺灣青年逐夢而來。“福建海鯊”棒球隊的成立就是其中之一。

    棒球運動在臺灣有著悠久歷史,民眾參與度高,深受青少年喜愛。去年9月發(fā)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fā)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支持閩臺兩地開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在此背景下,福建省棒球隊應運而生,命名為“福建海鯊”。

    這支兩岸融合的棒球隊有21名運動員、4名教練員,其中包括來自臺灣的2名教練員和6名運動員。就在上個月,在中國棒球聯(lián)賽(成都站)的比賽中,“福建海鯊”獲得中國棒球聯(lián)賽的首勝。

    “閩臺選手在一起,雖然需要時間磨合,但是更多的是碰撞出了1+1>2的力量?!眮碜耘_灣臺中的主教練曾華偉說,來到福建,開啟自己棒球生涯的新篇章,福建發(fā)展棒球的決心,讓他相信未來的路會越打越寬。

    在論壇上,瞄準福建先行先試政策,樂做兩岸融合發(fā)展實踐者的臺青還有許多。在臺灣曾做過舒淇、陳意涵替身的陳竹音,看好《意見》中提出的“引導閩臺業(yè)界合作制作影視精品”,決定要在福建開展微電影、短劇等影視產品制作;臺灣陽明交通大學的學生李亮頤不久前剛跟隨馬英九來大陸參訪,了解到《意見》提出的“促進臺生來閩求學研習”“鼓勵臺胞來閩就業(yè)”,表示希望有機會來福建實習實訓、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追夢逐夢,不負韶華。歡迎更多心懷夢想的臺灣青年來福建、來大陸,在廣袤的天地里一展長才、實現(xiàn)夢想。

    責任編輯:林巧薇

    最熱評論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