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王明昌:石頭厝邊鳳仙花
2024-03-19 09:19:27 來源:平潭網石頭厝邊鳳仙花
作者:王明昌
回望來路,會想起那些住過的石頭厝。
一如花事,在山巒陡坡在水邊巖畔,在風呼海擁中,綻放。
那些在厝邊厝角迎風開放的鳳仙花,總能將思緒拉得老遠老遠……
厝里曾經的人啊,你在哪里?
時光漂白了頭發(fā),海風吹皺了飽滿的肌膚,阿姐,你的彩色指甲,軍綠色書包,是永不老去的青春。
物質匱乏的時代,石頭厝里的孩子,有自己天然的樂趣。多少年來,不知是哪個阿婆的傳授,阿姐們都知道,鳳仙花的花朵,可以讓指甲變成彩虹般的顏色。將剛采摘下來的花朵,加上一點明礬,放在石臼里搗爛,把它均勻地敷在指甲上,再纏上布條,待到第二天指甲就會變成神奇的彩色!
阿姐們不隨大流,于是指甲就出現了不同的顏色。原料很簡單,如果要將指甲變成純色,就只用純色的花朵;如果是彩色,那就用幾種不同顏色的花朵。心有巧思的阿姐,調整各種不同顏色花瓣的用量,將指甲染成與眾不同的顏色。有時阿姐童心大發(fā),將跟在旁邊的好奇弟弟,變成了指甲斑斕的諸娘仔(平潭話指女孩子)。
阿姐是長姐,有著“特立獨行”的美。她生就漁村女孩少有的瓜子臉,眉毛細細彎彎,嘴唇薄薄,身材纖細,神態(tài)嫻雅,隨性溫和,說話輕聲細語。我的阿姐,微微一笑,就是一株搖曳的鳳仙。她扎起了兩條粗粗的小短辮,劉海細密,挎著阿爸從供銷社里買來的軍綠色書包,每天四趟,來回在石頭厝間蜿蜒的鄉(xiāng)村小道上。她心有巧思,用彩色絲線在書包蓋上繡活了一朵盛開的鳳仙花,奔跑起來,書包蓋隨風掀動,仿佛美麗的精靈在風中跋扈著青春。
阿姐學業(yè)優(yōu)秀,書包收拾得有條不紊,每本書的邊角都壓得平平實實,從不翻卷,她也要求弟妹們這么做,誰不符合要求就會惹她生氣。書包里的筆盒,是淘氣弟弟艷羨的寶物。筆盒的材質是薄鐵皮,淡綠底色的蓋上,有一個梳著雙辮的小女孩,正背著書包走在野花盛開的路上,她的上方飛著幾只彩色的蝴蝶。掀開盒蓋,蓋子背面印有乘法口訣表。筆盒里的鉛筆整整齊齊,都很短。短到手握不住了,阿姐便將里面的鉛芯取出,安在圓規(guī)的長腳上,數學課上還能作圖。
回家的阿姐放下書包,厝邊厝角常見她忙碌的身影。厝前一塊向海的小空地,三面是不規(guī)則石塊壘就的矮墻。正面的石墻砌得厚些,也比左右兩邊的高些,頂部鋪著平坦的石塊。晚飯時,漁人阿爸常蹲在上面,左手五指伸直成蓮花,穩(wěn)穩(wěn)托著他的專屬大海碗,蓮花芯內還窩著個小碗,里面幾條下飯的小魚,沉默不語享受他片刻的安詳。阿爸飯后已是夕照滿天,這時他往往要吸一支卷煙,緩緩吐出肺里盤旋幾圈的煙,讓輕煙在風中飄散,仿佛飄揚著一面勝利的旗幟。
厝前石墻用料就地取材,有黑色、白色的玄武巖,有黃色、灰色的沉積巖,其間還有一些來自海邊亂石灘的青色鵝卵石。阿爸不用石灰也不用水泥,把墻砌成了別具一格的圖畫。
厝后緩坡,是錯錯落落的小塊田地。田地形狀隨性不拘,全憑地勢和石頭的位置而墾。有的當中盤踞一塊大石,淘氣弟弟就坐在上面看阿姐勞作,也看灶臺邊忙碌的母親。阿姐從山坡的一個小石窠里舀水,澆透地里的菜苗。菜花飄香的季節(jié),阿姐摘了帶枝的花,養(yǎng)在瓶子里,放在窗臺,窗外恣意豪放的海就有了柔軟的氣質;阿姐在窗下讀書,海風吹拂的歲月添了三分妖嬈。放在書包里,帶到學校,送給友愛的同窗。他們有的將花插在書桌縫隙,有的將花插在發(fā)間,有的將花夾在書本里,教室里一時春意蔓延。
只要不是雨天,每個周末,阿姐就會帶著弟弟妹妹去扒草。大人們要忙許多事,弟弟妹妹要讀書,扒草這類事,長姐責無旁貸,幾乎每天都要扒滿一籮筐的草。厝里存著些干柴,碼在墻角整整齊齊,那是雨天或過年過節(jié)用的,一天不去扒草,即使有糧,三餐也難繼。后山多松柏,松針、松子和雜草都可熟飯,松針松子更耐燒。前山松柏和木麻黃摻雜,坡勢平緩,山腳與大海連接處,平坦的沙地上是大片的木麻黃,樹下是密密的針狀樹葉。中午饑腸轆轆背著滿筐樹葉的孩子,歸途是一片平坦的海灘,比起后山的山路崎嶇,自然更喜歡去前山。只有在后山放羊的孩子,他們臉蛋黑紅,身手矯健,在山路上如履平地,每天志得意滿地背著滿筐的草回家。
家家戶戶都有人到前山扒草,如果不起早不耐勞,中午就要空手回家。情急之際一些無法交差的孩子,找了一些細樹枝,在籮筐的腰部做成井字,俗稱“搭涼棚”,再在涼棚上鋪干樹葉蒙混過關,當然多數都會被戳穿,結局狼狽不堪。無論多難,阿姐決不損父母聲譽。她帶著弟妹多走了許多路,在嶙峋的山石間,荊棘叢生的矮樹叢里,甚至是常人不敢去的地方,取得自己的收獲。為不讓別人知曉,還要防跟蹤防泄密。那些在弟妹眼中有本事的阿姐,大多有自己的秘密區(qū)域,隨著阿姐的出嫁,這些秘密也在友好的阿姐間口口相傳。
海風吹拂,一如史前的生命延續(xù)。阿姐考上了寄宿高中,上了她夢寐以求的師范學校;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書寫著熟悉的新故事,緩緩走向歲月煙塵的深處。時光流淌,海島兒女的故事生生不息,那一代代風中的鳳仙,延續(xù)著海邊春秋。我的阿姐與鳳仙花的斑斕往事,是否勾起你對青春歲月的懷想與思念……
作者筆下
依山傍海、錯落有致的石頭厝
是平潭最別致的風景之一
它沒有濃墨重彩,也不走精致路線
卻與碧海藍天相配
一磚一瓦都帶著最樸實的印記
一起跟著小編去看一看吧
平潭石頭厝
是對石砌墻體建筑的特殊稱謂
當地居民就地取材
以條石、毛石、青石等塊狀石料
作為墻體的主要材料
以木材作為樓板
建造出極具地域特色的石頭厝
它不僅是
風情濃郁的獨特民居
也是海島祖先生存智慧的結晶
更是海島居住文化的“活化石”
《環(huán)球人文地理》
介紹說
平潭島的石厝
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
獨一無二的彩色城堡
這些年
隨著平潭的開放開發(fā)
石頭厝也成為
海島旅游、鄉(xiāng)村振興的新名片
北港村、貓頭墘、東美村等地
都成為了欣賞平潭石頭厝的
熱門打卡點
作者簡介
王明昌,男,平潭城關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平潭時報熱心撰稿人。
最熱評論